有矛盾要换位置?不如试试情绪表达 | 我爱写随笔
民小编说
当面对班级同学之间的矛盾,我们如何处理?如何引导孩子们之间的情绪?今天我们来看看一个由换座位引发的思考——
前一天小隆妈妈通过电话向我提出换位置的要求。一早,我就把刚到校的小隆请到教室外了解情况。
小隆一脸委屈地吐苦水:“对面的小成每次把桌子拉到自己跟前,我都没有桌子可以用了。”
我握着他的小手:“嗯,王老师感受到你的生气了,那你是怎么做的?”
小隆气愤地说:“我就把桌子拉回来,小成就生气地吼我了。他还说要打我。”
“我理解你要换位置的要求了。但是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我们等小成来了一起讨论一下。”
终于等到来校的小成,我把小隆反映的情况告知了他,想听听他的想法。
小成是个直性子,马上皱起眉头嚷道:“他也把桌子拉到自己那里,我没有桌子可以用了。”
我想这件事恰恰可以成为教会孩子们如何表达自己情绪的一个契机。
铃声响了,我和全班的孩子一起来学习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发生矛盾的小人,在他们的后面分别画上一只手(表示动作)和一颗心(表示感受)。
表达的意思是:当两个人发生矛盾时,其中的一个人用语言告诉另外一个人:“刚才你怎样的动作,让我的心里有了什么样的感受?”
另外一个人在听完之后告诉对方:“我刚才做的这个动作,心里真实的想法是怎样的?”接下来两个人讨论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我举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理解了“动作+感受”的表达法之后,我请小隆和小成来到讲台前,请他们用上刚才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小隆对小成说:“每一次你把桌子拉到自己的那一边,我都没有桌子用了,我特别生气。”小成听完对小龙解释:“我把桌子拉到自己这边,没注意到你没有桌子用了,我不是故意的。”
当两个人表达完自己的情绪之后,我请他们开始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呢?
小成挠了挠头:“老师,我想不出办法。”
这时候,我告诉大家:“当两个人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可以向老师或者是同学寻求帮助。”我又在黑板上画上了多个小人加入思考的图片。
班里的同学开始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位小朋友这样说:“小成,你每次拉桌子的时候,可以轻轻地先拉一点点,这样就不会让小隆没有桌子可用了。如果一不小心力气大了,那你赶紧向小隆道歉,把桌子再推回去一点点。”
听了这个方法,小成、小隆都同意试一试。就这样两个人回到位置上,开始尝试同学们的建议。两个人轮流都轻轻地,小心地拉动桌子,还表演了不小心多拉了桌子向对方道歉的情景。尝试后,他俩都觉得这个方法很有用,这个问题就在同学们和老师的讨论中解决了。
我把自己的做法和小隆妈妈做了交流,她不再将自己的聚焦点放在位置上,而是关注孩子在家里情绪的表达。
想帮孩子换一个位置,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换位置诉求的背后,我们所要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去面对和他人发生矛盾时候处理事情的技巧,这是受用一辈子的。所以我们成人在听孩子倾诉情绪的时候,应该给予孩子自己去独立、自主解决事情的一些思维支架。
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不仅包括独立自主的学习,还包括独立自主的思考。但所有的独立自主都是先从成人的垂范或者引导中习得。过早的放手或是全程的包办代替,都是不可取的。“动作+感受”的表达方式也非常建议在家庭中使用。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
文章作者 | 王红梅
微信编辑 | 宋佳欣
推荐阅读
支持每个县至少建好办强一所公办普通高中!这份改革方案针对难点问题综合发力 | 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动态⑤
教育部长怀进鹏: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